企业诚信管理体系

1、诚信现状与失信后果
  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企业每年因信用缺失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企业对诚信体系的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企业因为失信或得不到客户的信任,需要大量增加额外的成本,竞争力大大降低。
 
2、国家诚信政策
  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中,明确要求企业建立:“企业诚信管理制度“,开展各行业企业诚信承诺活动,加大诚信企业示范宣传和典型失信案件曝光力度,引导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感,在生产经营、财务管理和劳动用工管理等各环节中强化信用自律,改善商务信用生态环境。鼓励企业建立客户档案、开展客户诚信评价,将客户诚信交易记录纳入应收账款管理、信用销售授信额度计量,建立科学的企业信用管理流程,防范信用风险,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强化企业在发债、借款、担保等债权债务信用交易及生产经营活动中诚信履约。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设立信用管理师。鼓励企业建立内部职工诚信考核与评价制度。
 
3、提升诚信方法
  建立诚信管理体系是企业的一项战略性决策。企业建立运行有效的诚信管理体系,通过诚信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帮助企业平衡和协调处理社会关系,担当社会责任,进而实现持续提高企业诚信水平的目标。为此,国家发布了GB/T31950-2015《企业诚信管理体系》标准,以引导企业开展诚信体系建设。标准规定了企业诚信管理的原则和建立企业诚信管理体系的过程方法从策划、支持过程、管理实现、检査与分析和持续改进几个方面阐述了企业诚信管理体系从构建、实施、运行到审核的实现方法,按策划(P)、实施(D)、检查(C)、改进(A)的模式运行企业诚信管理体系,提高企业诚信意识,提升企业诚信建设水平,促进企业诚信文化建设,营造争做诚信商人的社会氛围。
 
4、诚信认证作用
  企业依据GB/T 31950-2015《企业诚信管理体系》标准建立、运行管理体系,并通过国家认监委授权的认证机构认证获得证书,意味着有了权威的第三者担保,更加容易得到客户和市场信任,相当于使用认证这个杠杆撬起了市场,花远远少于用传统方式大力进行市场宣传的费用,收获更好的效果,本身就有着极高的效益。
 
5、诚信认证现状
  基于上述目的和作用,愈来愈多的企业获得了诚信认证证书。随着国家政策推动力度加大(体现为越来越多的部门、机构和大型企业对诚信认证的采信)和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步伐加快,企业寻求诚信认证的意愿会越来越强,寻求认证企业数量将有井喷之势。